OSI
七层模型每层的协议说明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 
OSI
模型理解
物理层:物理接口规范,传输比特流
,
网卡是工作在物理层的。
数据层:成帧,保证帧的无误传输,
MAC
地址,形成
EHTHERNET
网络层:路由选择,流量控制,
IP
地址,形成
IP
传输层:端口地址,如
HTTP
对应
80
端口。
TCP
UDP
工作于该层
,
还有就是差错校验和流量控制。
会话层
:
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
,
并管理数据的交换使用
NETBIOS
WINSOCK
协议。
QQ
等软件进行通讯因该是工作在会话层的。
表示层:使得不同操作系统之间通信成为可能。
应用层:对应于各个应用软件

 

2、 
OSI
模型每层的协议
OSI
参考模型(
OSI/RM
)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RM
),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虽然
OSI
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由低到高:
第一层:物理层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只是说明标准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
bit
)。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
EIA/TIA RS-232
EIA/TIA RS-449
V.35
RJ-45
fddi
令牌环网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
frame
)。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
ARP
RARP
SDLC
HDLC
PPP
STP
、帧中继、
802.2
802.3ATM
HDLC
FRAME RELAY

 

第三层: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
packet
)。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
IP
IPX
RIP
OSPF
APPLETALK
ICMP
等。

 

第四层:传输层
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
segment
)。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
TCP
UDP
SPX
等。

 

第五层:会话层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会话层的协议代表是:
RPC
SQL
NFS
X WINDOWS
ASP

 

第六层:表示层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表示层的协议代表是:
ASCII
PICT
TIFF
JPEG
MIDI
MPEG

 

第七层:应用层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
Telnet
FTP
HTTP
SNMP
等。
加密解密是在网络层完成的